#Repost @hkcnews with @make_repost
・・・
「我好記得有一句說話,當監房擺滿嘅係知識份子、醫生、律師、社工、記者、牧師,就代表著極權政治嘅來臨。」
昔日立法會舊同事,如今大多身陷囹圄,曾因雨傘運動入獄的邵家臻,透過由他創立的組織「石牆花」,為舊友送上還柙物資包。
47人案於西九龍法院開審前,他已對外宣佈,若眾被告要還柙,家屬可即時聯絡石牆花幫忙準備免費物資包,「大家有咩事,請即刻搵我,我點都會撲返嚟俾你。」
當時團隊估算共約需要40包、一個月份量的物資。到了報到日,義工第一時間點算辦公室的貨量。「嗰時一數,得10個物資包。我即刻聯絡附近嘅家屬提貨點,有無啲貨係擺咗喺度未拎嘅。即刻數、即刻搬返過嚟,咁樣刮晒啦,但都係得20個。」還差18包,義工唯有再跑幾趟,在附近的藥房搜購物資,還是不夠,最後在荔枝角附近專營收押用品的士多,買了一、兩套物資包,才剛好湊夠數。
石牆花一直以來的目的,是希望能減輕家屬經濟及心理上的負擔。
「我哋係『坐監共同體』。」邵家臻淡淡吐出這句。他不只一次在訪問中談過,監房是如何密不透風,外人無法窺探當中的潛規則,懲教是多麼官僚、在鎖碎的細節有多偏執:明明是同一份量、牌子的潤膚油,但產品貼紙的語言有不同,懲教便會視作不合格的物品。兩包牌子、款式一樣的朱古力,生產商推出的新包裝,重量少了3克,懲教一律視作不合格,須要退還。
「所以分享經驗好重要,我哋最關心嘅始終係『人』。」